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

如果把外匯市場比喻成一個賭場



那麼每一天裡面三萬億美金的賭資,在平均1%波動裡面裡進行資金交換我這裡特別用資金交換的字眼,而不是用輸贏,那是因為外匯交易,本身就是一種換匯的過程,有的人換到多點,有的人換到少點,許多時候並不一定是單純從交易的概念出發,就像有人在2008年去澳洲留學,那一年發生了金融海嘯,澳幣變得很便宜,結果這些留學生的父母,就順便多匯了些澳幣去澳洲,還買了房子,結果後面這幾年,澳幣大漲,房子也漲,就不小心多賺了很多
  
言歸正傳

  外匯市場的結構組成,主要由央行、銀行、貨幣經紀商、市場參與者組成,央行在這裡我們就不多說,銀行是最主要的貨幣流動供應者與接受者,銀行間的貨幣交換,在每天是極其大量了,也占了市場的絕大部分的份額銀行間的貨幣互換的成本是極低的,低到很多時候是零,因為今天A銀行可能多出一百億歐元的頭寸,而B銀行可能短少一百億歐元的頭寸,但明天兩者的情況或許會顛倒過來,所以銀行彼此間在調頭寸時,為了要賺取利益,而攻擊別家銀行的情形並不會常見,像EBS、路透、FXALL的撮合平臺上,我們都可以選擇出價最便宜的對手去成交,所以就算把報價偏離,很可能就沒有人與你做生意,下次甚至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,只有市場出現重大消息時,大幅混亂的時候,才會互相攻擊,
  
銀行的零售年代

在還是DEALING(詢價交易)的年代裡,銀行仍參與著貨幣市場中大量的零售交易角色,所謂的詢價交易,就是市場參與著打電話到銀行詢問匯率的價格,然後進行買賣
  
基本模式是這樣的
市場參與者打交易專線到銀行詢價:DOLLAR/YEN(美日)100萬此時市場參與者不用告知銀行的交易員他所要交易的方向,只要告知貨幣對與交易量,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銀行和參與者基本屬於對立角度(也就是對賭啦)當銀行交易員報出,60/65(一般不報大碼),然後參與者再決定他要買要賣,如果銀行交易員報價偏低,參與者可以選擇買入,反之可以選擇賣出,由於銀行本身就有點差的優勢,所以一般就不會刻意去欺壓交易者,但也有些流量較小的銀行,會大量往交易者不利的方向去報價,因為銀行交易員可以即時看的到參與者帳戶內的狀況

所以在那個年代,與銀行交易員的關係處好,就會有些小甜頭的,不過由於交易員也有業績責任,關係到他的分紅,所以報價偏離,延遲報價,甚至不接電話,在那個人工交易的年代就已存在,而且一旦市場混亂,銀行的交易員忙翻了,沒接電話的事並不算少  記得1997年時,X打銀行的香港分行,曾出現過一個多小時不接電話的紀錄,所以如果你們曾參與過那年代的交易,現在對一些所謂黑平臺的認知就見怪不怪了
  
銀行逐步退出零售市場,電子平臺快速崛起

基本這可以用2002做一個時代的劃分,2000年一家俄羅斯的公司,開發出了METATRADER(MT)的軟體平臺,也就是大家後來熟悉的MT4(哈哈,這東東用過的人說不定比用IPHONE4的人還多) 銀行業財大氣粗,他們並不是開發不出電子平臺 ,但為什麼他們遲至今日,都不進入或低調發展外匯零售業呢,德意志銀行、花旗等這些外匯龍頭,都曾試圖進入外匯零售業,但都在嘗試不久後,都將外匯零售業務轉賣或外包,因為電子外匯零售業務,可以引起的糾紛實在是太多了,而隨著利潤的快速下降(不到十年歐元的點差收益下降了超過70%)這些外匯龍頭銀行,根本不願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不小心還砸了招牌,到目前為止,如果你到香港的銀行直接開外匯保證金帳戶,很多的歐圓點差都還在3~5點,他們已經退出了與外匯電子交易的削價競爭,外匯電子撮合交易在零售市場之所以糾紛不斷,主要就在於外匯本身不是集中市場

  最早開始發展電子撮合交易的是證券,是期貨而這些交易都有集中的交易所,也就是不管是人工報價或電子報價,最後都可以去對出所有的交易流水,一買對一賣,像很早年新加坡期貨交易所(SGX),就有當做市傷錯誤報價時,利益歸屬參與者,但虧損時歸屬做市商的相關規則,就是在促進做市商對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,但這些情境都建立在可以究責的前提之下,然而現或外匯保證金由於並非集中市場,實現這些都變成了難如登天,所以電子交易商究慢慢發展成,那裡好拿牌照往哪裡註冊,香港澳門澳洲紐西蘭賽普路斯..
  
電子平臺風起雲湧的年代

2005年前後又是一個分水嶺,META QUOTE(開發MT4的公司)無疑是銀行業退出外匯零售市場的最大受益者,由於銀行業害怕損及商譽,逐步退出外匯零售業務給了MT4極大的發展空間,期間銀行業雖然也曾試圖反撲,不過最終都作罷,其後究變成了外匯電子業務,MT4一支獨秀的狀態,這感覺有點像IPHONE~~哈哈

MT4的崛起,讓很多市場參與者更便捷的參與了這個市場的對賭是的,我用的字眼就是對賭因為MT最早的開發,就是為了對賭而生的,MT的後臺,可以監控所有交易者的交易情況,並且自動針對交易者的狀態給予對策,而我必須說,這是公平的就像我前面提到早年人工交易的狀況一樣,延遲報價、偏方向報價,斷線,真的是很正常的,因為真實的交易世界就該如此,你的交易對手,怎麼可能輕易讓利,必須要有原因,從第一代的MT,就是朝這方向去開發的,而且是模擬實人工交易的開發,MT2MT3基本上都寂寂無名,一直到了MT4,集大成於一身(是不是又好像IPHONE)真正對賭的年代,誰是黑平臺??對賭、延遲報價、偏離報價、斷線這些我個人都不認為是嘿瓶太的形成要素,或許你會說,這樣會干擾我們的交易,但交易本來就是不公平的,你難道沒有對策我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干擾,但願賭服輸,如果你只用了五倍的杠杆,如果你的點位夠精確,策略夠好這些都不會造成你的虧損,而真正的黑平臺也瞭解這些,所以加入了其他的元素,首先給予高杠杆,從100倍、200倍、400倍、500倍甚至上千倍 ,他們不過利用的是人性的貪婪,因為他們比你怕輸,一個敢提供200倍以上杠杆的平臺,不用想,必然是黑平臺因為他們的輸面太大了,一個懂得賭博的賭徒,太輕易就可以戰勝他們


而他們會想盡辦法讓你離開,這在數學模型中可以輕易被驗證,再來就是利用出金的控制,提款需要任何理由的平臺,一律直接可以視為黑平臺說穿了就是他們願賭不願服輸,所有的出金,國際匯款超過三天以上,就屬於不正常行為,一周以上,就算你拿到錢了,請你遠離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